混凝土企业管理新思路,一年省出480万!
受大环境的影响,曾经风光无限的混凝土行业如今陷入发展困境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,在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,如何改善混凝土搅拌站的经营情况成了广大“砼行”关注的热门问题。
对于混凝土企业而言,“降低运营成本,控制企业风险”才能有效的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。但是如何降低成本、降低哪些成本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广州这家混凝土企业的管理新思路。
A企(后统称A企)是广州本土的一家混凝土企业,在当地深耕多年,并在城市东、西、南三面布局了多个混凝土搅拌站。多年的运营也沉淀了丰富的混凝土行业管理经验,但是面对国内混凝土行业的现状也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情况。近几年,公司的整体利润逐年下滑,形势不容乐观。
22年年初,A企与“工程邦”达成战略合作,同时引入“工程邦”IT解决方案+管理咨询服务。通过一年的试运营,依托工程邦提供的全套解决方案,在没有新增一名员工的情况下,平均一方混凝土节约了8块钱,按照全年60万方产能计算,22年一年就省出480万。
那这480万到底是如何省下来的呢?
众所周知,谈到搅拌站的成本管理,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材料成本、管理成本、维修成本三大成本指标。沟通不到位、办事效率低、工作积极性不高、铺张浪费等都是搅拌站显而易见的问题,除此之外还有生产质量问题、回收账款难以收回、保养不及时导致高维修成本的问题等。但随着搅拌站的管理水平越来越高,加上ERP管理系统的引入进行辅助管理,上述问题基本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,但是为什么搅拌站的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呢?
A企通过与“工程邦”的一年联合运营发现,现今混凝土搅拌站成本管理的通病就是“管理颗粒度太粗”,想解决成本管理的问题,一定要走“精细化管理”路线。那到底从哪些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?其实答案就在我们忽视的基础工作中。
我们常见的混凝土搅拌站在管理生产成本的方式普遍还是以C30这个标准号作为参考成本,以平均价格来计算销售利润。
显然,在如今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,继续以这种传统的粗犷方式进行管理显然是行不通的。A企利用“工程邦”提供的“精细化”管理思路,通过“工程邦”数字化平台对自家C15-C70混凝土成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,发现:不同项目上C20的成本竟然能相差到了30~40元。其核心原因还是低标号(C15-C30)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高、对建筑结构性影响不大,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生产人员对于原材料的使用及控制比较随意,导致低标号混凝土成本高居不下。其根本还是混凝土搅拌站对于低标号混凝土的关注度不够导致的。与此同时,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:高标号(C45-C70)混凝土利润远高于低标号混凝土。
基于以上分析结论,A企果断调整了管理与经营策略。在严控材料、加工成本的基础上,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及销售策略,严抓低标号混凝土的配合比及生产成本问题,同时要求销售员多争取高标号混凝土项目,解决了以往“干活多”不赚钱的问题。
社会发展,混凝土行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,生产力要不断提高,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,对于混凝土搅拌站来说,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。
混凝土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,也不是虚无缥缈、高高在上的东西。只有像“工程邦”这样,把行业领域知识与数字化结合,把精细化管理落地实处,才能真正为混凝土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。